新聞資訊/NEWS
|
失能老人家庭最大的需求是什麽?北京“喘息服務”試點效果如何?護理,是一個公共問題。失能老人由于大部分行動受限,如何對他們進行悉心地照顧,是當前養老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越來越多的養老服務機構進行了有益探索,有的老人24小時“全托”在了養老機構,有的老人足不出戶享受居家養老服務。 【調查樣本1】 五街坊社區養老驿站 “最大的需求就是得到專業照顧” 一位失能老人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采訪始于早晨六點,69歲的李大爺已經准備起床。工作人員小心將他翻過身來,攙扶下床,坐上輪椅,推著他慢慢前往洗手間,協助其進行洗漱。 李大爷是个“北漂”。几个月前他还在东北老家,因为早前患有中风,失去了大部分行动能力,他日常起居全靠老伴照顾。可是由于老伴突然去世,照护问题一下就成了老人和家人最大的难题。在北京工作的子女很快便将他接了过来,因为子女平时也忙,在征求意见后,老人就近住进了海淀区永定路街道五街坊社區養老驿站,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24小时照顾。 這幾個月在社區養老驿站的日子過得怎麽樣?李大爺思維意識清晰,他頻頻點頭,表示認可。“住進來前,我最大的需求就是得到專業照顧。這段時間我住得很舒心。” 洗漱完畢後,李大爺又被推回房間,工作人員攙扶他來到床邊的座椅上。趁著吃藥的工夫,李大爺津津有味看起了電視。七點,早餐開始。油餅、雞蛋、米粥、黃瓜絲……工作人員端來的早點頗豐盛,李大爺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慢慢進食。“飯菜很可口,我每天都能吃得很幹淨。” 早餐完畢,趁著早晨的天氣還不算熱,工作人員又把老人推上了二層的陽台,這裏視野開闊,還有綠蔭,環境較好。“我們每天都會盡可能選擇合適的時間段,讓老人出來曬曬太陽,看看外面的環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養老驿站護理部工作人員劉建飛說,他還會教老人一些手部活動操,盡可能多活動一下。此外,還會組織老人唱歌、聊天,盡可能讓他們放松。因爲老人們都住在二樓,如果遇上就醫等特殊情況需要下樓,工作人員就會拿出爬樓機,協助老人下樓。 從陽台回來後,劉建飛又推著李大爺前往衛生間洗澡。他說,老人洗澡的頻率一般三天一次,不能太頻繁,但是會經常給他們擦身子。不過,有時候老人會偶爾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這時候也需要工作人員協助進行一番清洗。 李大爺最喜歡看球賽打發時間,同屋還住著其他兩位老人,與他們閑聊也讓李大爺很充實。“其中有位東北老鄉,我們總愛用家鄉話交流。”午飯過後,老人開始了休息。下午的活動情況基本和上午相同。晚上八點,老人們陸續進入夢鄉。“我們夜裏每兩個小時醒來一次,巡視各個房間老人的情況,如有突發情況,會迅速處理。”劉建飛說,目前養老驿站有5位負責護理的工作人員,當前已經入住了13位老人。針對不同的護理評估,驿站給出了不同的護理措施。 “我覺得工作人員把我照顧得特別好,我很喜歡這裏。”在采訪中,李大爺多次表達了對養老驿站的肯定。劉建飛說,老人的子女最開始只是簽了一個月的短期合約,隨著老人的良好反饋,如今已經把合約續簽到了一年。 爲什麽養老驿站的服務飽受老人及其家屬的好評?據養老驿站負責人鄒宇介紹,驿站有著明確的護理服務標准。按照老人失能的程度,劃分爲三個護理等級,從早到晚的每一項護理服務都有明確的規定,並且細分到相關責任人。此外,包括房間衛生、老人衛生、老人膳食等都有著明確的達標標准。鄒宇說,正是在護理服務標准下,工作人員本著精益求精的服務態度,才贏得了老人及其家屬的廣泛好評。 【調查樣本2】 木樨園第一社區養老驿站 上門服務爲失能老人家庭減壓 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丰台区开展了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者“喘息服务”试点工作。给身心俱疲的家庭照护者“放个假”,喘息服务在试点的两期中共服务了1110人,为众多家庭减压、减担。那么,喘息服务试点结束后,对于失能老年人家庭,现行的服务政策是什么?针对家庭困难的重度失能老人,丰台区民政局以家庭养老床位的形式延续上门服务。同时,作为北京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服務項目之一,符合标准、签约基本养老服务的失能老人,社区养老驿站提供上门巡视探访、个人清洁在内的诸多服务。 7月4日中午11点,木樨園第一社區養老驿站社工陈灵芝准时来到了86岁的闻凤俊老人家。作为丰台区基本养老服务的签约对象,陈灵芝每月会上门4次对老人及家属展开探访巡视,记录老人的健康状况并了解老人和家属的日常需求。 老人的精神頭不錯,但由于年事已高加之患有疾病,記憶力並不是很清晰,但看到陳靈芝前來,聞鳳俊老人卻十分開心,趕忙拉著她坐到身邊聊起天來。除了拉家常,陳靈芝也在觀察著老人的狀態。當天上午一場雨後,北京迎來了久違的涼爽,然而陳靈芝卻發現老人的手心熱乎乎的,甚至還能摸到汗水,輕輕撥動衣領,陳靈芝看到老人裏外裏足足套了三件衣服。 “您看現在天氣這麽好,您都熱出汗了,要不咱們脫一件衣服吧?”在陳靈芝的柔聲勸導下,老人脫下了一件外套,身上的汗也落了不少。整個探訪巡視持續了三十多分鍾,除了陪老人聊天外,老人的精神狀態如何、身體有無不適乃至頭發指甲需不需要修剪,都需要陳靈芝逐一確認。“我們的探訪工作就是要探訪工作就是要贏得老人和家屬的信任,盡可能了解到他們的需求,在減輕壓力的同時爲後續服務鋪平道路。” 這些簽約了基本養老服務的老人普遍年事較高、行動不便。對于一些需要外出才能完成的活動,老人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一個上午下來,陳靈芝對8名老人展開了走訪,其中就有不少老人對陳靈芝提出了自己的需求。“今天第一家探訪對象是一對空巢老人,兩個老人的腰都不好不便出門,老太太除了日常開藥的需求外,如今還需要打止痛針。”陳靈芝說,老人的這些需求恰好就在養老驿站社工的服務範圍內。拿著老人的醫保卡,當天下午陳靈芝就爲老人開取了藿香正氣水、開塞露等藥品,同時替老人向社區衛生服務站預約了次日上門打針的服務。 除了查看老人的健康狀態,爲老人們提供代開藥、預約上門就診體檢及個人清潔(理發、修腳)服務外。像陳靈芝這樣的養老服務驿站社工還承擔著爲老人答疑解惑和呼叫後上門服務的職責。“小到哪裏有老年餐桌、如何訂餐送餐,大到獨居老人需要外出尋求專業陪護人員。這些問題老人都可以向我們咨詢。此外一旦老人遇到急事,或者家屬發現老人在家卻無法聯系時,我們都好進行響應並上門查看,盡可能減少老人和家屬的壓力。” 【調研數據】 根據北京市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調研報告,參與調研的老年人年齡集中在60歲-79歲,各類失能老人約占半數。 近九成老年人傾向于居家養老,11.8%的老年人表示願意入住養老機構。79.8%的老年人期望床位費控制在每月5000元以下,5000元-7000元的占16.7%,8000元-1萬元的占0.8%,可接受1萬元以上床位費的老年人占2.6%。 豐台區老人能享受哪些服務 1. 基本养老服务 服務對象:城鄉特困老年人;低保低收入家庭失能、失智、高齡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其他家庭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及重度殘疾老年人。 以豐台區東鐵匠營街道爲例,截至7月簽約並服務老人441人。 免費享受服務(以東鐵匠營街道爲例):巡視探訪、個人清潔(理發、修腳)、養老顧問、呼叫服務、免費體檢(無耗材類)、免費代開藥。 可自費享受服務:助浴、助行、陪同就醫、日間照料、電動輪椅租賃等。 【民有所呼】 永定路街道居民: 我们小区里其实有一家养老驿站,但是场地空间有限,无法提供托管住宿的养老服务,所以我就只能住进了离我们小区还不算太远的五街坊社區養老驿站。听说五街坊社區養老驿站也是在街道和社区的多方协调努力下,才找到了这块有上下两层楼的场地,同时也是周边几个社区唯一可以提供托管住宿养老服务的养老驿站。其实我也能理解,毕竟辖区很多都是老旧小区,要想有足够大的养老场地,还是非常困难的。希望未来如果有可能的话,在自家小区就能住进养老机构,就近享受养老服务。 橫七條16號院居民: 现在基本养老服务给我们免费提供了包括理发、修脚和代取药在内的老人急需服务。除此之外,养老驿站还有不少的收费服務項目,比如健康体检、日间照料等。这些项目也很好,但是单次的价格还是略贵,比如,上门助浴一次要100元。希望今后这些项目能够普及给更多的老人,使用的人多了,能把单次的价格再往下降降就更好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延安 陈圣禹) |